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佳能/臺積電/三星進入光電市場 引發產業震撼

   2008-12-12 DIGITIMES21世紀新能源16610

  目前擁有最多太陽能專利的廠商為日本Canon、臺灣臺積電及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但這些廠在太陽能市場的著墨并不深,反倒是目前太陽能大廠手握的專利少之又少,未來這些專利大廠切入太陽能產業將會造成什么樣的效應,令人好奇。太陽能廠商表示,太陽能目前是無專利當道,仍難評估這些專利廠進入后的威脅,不過臺積電若利用化合物半導體方式投入太陽能薄膜,對產業的震撼性將不可忽視。

  根據Semiconductor Insights所做的一項報告,說明目前擁有最多太陽能專利的廠商為日本Canon、臺灣臺積電及三星電子,其中Canon擁有219項專利太陽能技術專利,有不少原來是屬于該公司的半導體或面板生產設備專利,轉而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生產。

  而三星所擁有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2004年就嶄露頭角,該技術約在10年前才出現,將來有機會用在平價的消費性太陽能電池上。太陽能廠商表示,染料敏化算是新世代的太陽能電池產品,在產品壽命及轉換效率上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所以目前非主流產品,仍難評估它的成熟發展期間,因此仍難評估它的威脅性。

  至于該報告預測臺積電不會直接跨入太陽能領域,但未來有機會利用退役的舊晶圓生產線制造太陽能模塊。太陽能廠商評估,以臺積電的技術背景來看,投入當前結晶硅太陽能電池的量產,效益并不高,主要是該產品已為成熟技術且與半導體制程的相關性并不高,再者,投入太陽能的產值與目前半導體代工的營收規模相較,是小巫見大巫,投入的動機實在不大。

  但若臺積電利用舊晶圓產線投入化合物半導體的太陽能薄膜領域,例如三五族或二六族等,該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均在40%上下,比起目前結晶硅15~17%來得高出許多,而且該領域的專利均歸半導體廠所有,現有太陽能廠商易被阻在門外,因此,若臺積電投入且成功規模量產,勢將使產業出現改革。

  太陽能廠商指出,就大量量產及普及化的角度來看,目前市占率最大的結晶硅太陽能電池專利均已過期,反而是無專利者當道,主要是技術成熟,諸多擁有數10年專利者,則因無法突破量產門坎,至今仍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當下仍難判斷擁有專利者所帶來的威脅。


 

 
標簽: 太陽能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