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太陽能企業或首嘗苦果中國債券市場“零違約”暗藏風險

   2013-03-25 新華網7020
核心提示:【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3月19日文章】題:懸崖邊上?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債務大戲(作者詹姆斯帕克)有人指出,太陽能產業是中國眾多經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3月19日文章】題:懸崖邊上?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債務大戲(作者詹姆斯·帕克)

有人指出,太陽能產業是中國眾多經濟失衡問題的一個縮影,其中包括:過度投資、依賴外國需求(貿易順差)、因為補貼而與貿易伙伴關系緊張,以及國家扶持瀕臨倒閉的企業等。

隨著太陽能電池板價格暴跌,加上去年太陽能電池板在全球的需求量下跌20%,中國的太陽能企業正在沉重的債務負擔下苦苦掙扎。

現如今,中國的太陽能產業正極力避免成為彰顯中國經濟問題的又一個范例:太陽能企業有可能成為自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管理國內債券市場以來的首個債務違約的公司。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內債券市場還沒有出現任何違約現象。乍一看,一些人可能認為這是個積極信號,它也許表明債券發行方沒什么風險,或者說管理體制非常有效。這么一來,中國的債券市場似乎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安全的投資渠道。

但事實上,國內債券市場迄今為止沒有任何違約現象對中國的金融體系來說是個嚴重弱點。當前或者未來的市場參與者沒有任何應對債務違約現象的經驗;換句話說,在衡量這方面的投資風險時,沒有市場先例可以借鑒。

未來肯定會出現債務違約的現象,因此這種“零違約”為任何衡量投資風險的等式增加了極大的“未知因素”———這反映出債券市場的不成熟,而非表明它是一個安全的投資渠道。最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興起了發行“企業債”的潮流,以努力推遲企業債務的到期時間。這進一步加大了大陸債券市場的重要性。隨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必須就債務違約問題建立明確的應對措施。

地方政府數次搶險

此外,國內債券市場迄今為止沒有任何違約現象并不意味著從未發生這樣的險情。事實上,過去曾有過幾次企業瀕臨債務違約的邊緣,卻在最后一刻由地方政府出手救援的案例。地方政府之所以幫助這些企業擺脫困境是為了避免失業和企業破產導致的資產處理。

中國的太陽能產業或許很快就會為企業在國內債券市場上違約提供第一個個案研究。中國的三家大型太陽能企業———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都在為償還債務苦苦掙扎。

最早的信號之一是: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個月發表新聞公告,稱公司可能無法如期支付將于3月7日到期的債券利息。公告還進一步警告說,超日2012年的虧損可能高達10億元———這顯然導致了嚴重的流動性問題,促使該公司發布上述新聞公告。然而在未能如期償還一些銀行貸款和債務后,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卻在3月3日奇跡般地獲得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金融救援。不過它還有10億元債券將于2017年到期。

國家干預不是萬能

事實證明,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在償還3月15日到期的5.41億美元債務時就沒這么幸運了。公司于上周宣布,它已說服60%的相關債券持有人與其達成2個月的延期協議。盡管如此,3月16日仍有部分債券出現違約現象,為剩下40%的債券持有人向美國法院起訴尚德公司開辟了道路。

此前尚德一直向無錫政府尋求援助,希望地方政府能幫助其償還債務。但有傳言說,中央政府想整合中國的太陽能產業。事實上,國家發改委氣候變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政府不會干預,也不應當干預。”對尚德電力來說,這些都不是好消息,因為公司要想避免最終的債務違約也許少不了國家銀行的干預。

中國太陽能企業掙扎求生的努力還在繼續,但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的債券持有人也許很快就會遭受嚴重損失。這是讓中國太陽能產業飽受煎熬的幾個月,讓我們來看看政府新領導層最終是會采取行動拯救尚德電力,還是坐視尚德成為中國近年來首個債務違約的公司。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