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誰是太陽能光伏固定價格收購制度的受益者?

   2013-07-31 日經BP社18430
給地方帶來的經濟效益高達1000億~2000億日元

其證據就是市場規模。日本資源能源廳新能源對策課課長村上敬亮透露:“FIT制度實行僅一年的時間,市場規模就達到約1萬億日元。百萬瓦級太陽能發電實現了產業化。”

這一年來,發電業務變身成“盈利業務”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個當然是FIT的存在。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所發電力以可獲收益的固定價格被收購,使得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一項運營商可獲得穩定收益的業務。

第二點是節稅。日本政府配合FIT實行了“綠色投資減稅”措施,允許在當年一次性折舊購買太陽能電池的全部費用。政府批準當年一次性折舊實屬例外。最初,只是作為FIT開始實行時的特例,預定于2013年3月底結束,但隨后延長到了2015年3月底。這是因為FIT將制度開始實行的3年定義為“加速度期間”。為一舉帶動停滯不前的市場,在3年里內準備了各種優惠條件。

第三點是不動產對策。日本各地有很多閑置土地。對于土地所有者而言,盡管沒有合適用途,但仍需支付固定資產稅,而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即可消除這一煩惱。即便自己不開展發電業務,僅租借給發電運營商,所獲得的租金收入也十分可喜。如今是“支付了固定資產稅后還能賺一點”。

1萬億日元的市場規模具體而言,太陽能電池板為5000億日元,剩余的5000億日元為功率調節器等外設及設備安裝工程等。

太陽能電池板、電源調節器及儀表等設備一直處于缺貨狀態。雖然提出了FIT申請,但尚未投入運轉的項目非常多,據稱其中多數是在等待設備到貨(有些是代理商完成FIT申請后準備直接出售的開發項目)。

太陽能電池廠商在清空了庫存后,應該會松一口氣。從事電源調節器及儀表業務的廠商也因生意興隆而十分活躍。有些廠商將新涉足用于固定架臺及電池板的金屬配件等各種領域。

電氣工程及土木工程也給地方帶來了經濟效益。資源能源廳的村上課長稱:“流入地方的資金高達1000億~2000億日元。”對于在民主黨政權下因公共工程日益減少而深陷困境的地方運營商來說,這簡直是一場“及時雨”。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