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律師事務所Rödl & Partner日前指出,任何由中國制造但貼上其他產地標簽的光伏產品,其進口商都將被征收進口關稅。而此前歐盟于上周作出了最終裁決。
繼上周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制造的光伏產品作出裁決之后,業內警示稱,歐洲項目開發商需警惕其進口光伏產品的真正原產地。
日前,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向歐洲企業發出警示稱,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太陽能級硅片、電池片及組件需確認進口商品的原產地,因為任何偽造原產地的光伏進口產品將被征收反傾銷稅。
歐盟委員會近日裁定,對未簽署最低組件價格承諾協議的中國光伏企業征收巨額反傾銷與反補貼稅,懲罰性關稅總額占光伏產品總成本的65%。
但海關當局懷疑部分中國制造企業將會在中國生產硅片、電池片及組件,隨后將這些產品發往周邊國家,并且企圖貼上這些國家的原產地標簽,從而規避歐盟雙反稅率。
征收可追溯性關稅
德國斯圖加特Rödl& Partner的海關專家Isabel Ludwig提出警告,相關機構將對此類進口光伏產品征收一定的稅率,追溯性最長為三年,并且無論進口企業發現標簽偽造與否,他們都將將被征稅進口關稅。
Rödl and Partner透露稱,歐洲反欺詐辦公室(OLAF)將關注各國光伏產品進口水平在今后幾個月是否會出現激增,例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
官方機構將對出口商任何有違常態的出口量進行質疑,從而確認其產品的真正產地。
如果證實歐盟進口商故意貼錯標簽,那么除了巨額進口關稅之外,還將進一步收繳罰款,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面臨牢獄之災。
Ludwig向媒體透露稱,光伏產品進口商需徹底審核其供應關系、確定進口產品的原產地,并予以驗證。
繼上周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制造的光伏產品作出裁決之后,業內警示稱,歐洲項目開發商需警惕其進口光伏產品的真正原產地。
日前,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向歐洲企業發出警示稱,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太陽能級硅片、電池片及組件需確認進口商品的原產地,因為任何偽造原產地的光伏進口產品將被征收反傾銷稅。
歐盟委員會近日裁定,對未簽署最低組件價格承諾協議的中國光伏企業征收巨額反傾銷與反補貼稅,懲罰性關稅總額占光伏產品總成本的65%。
但海關當局懷疑部分中國制造企業將會在中國生產硅片、電池片及組件,隨后將這些產品發往周邊國家,并且企圖貼上這些國家的原產地標簽,從而規避歐盟雙反稅率。
征收可追溯性關稅
德國斯圖加特Rödl& Partner的海關專家Isabel Ludwig提出警告,相關機構將對此類進口光伏產品征收一定的稅率,追溯性最長為三年,并且無論進口企業發現標簽偽造與否,他們都將將被征稅進口關稅。
Rödl and Partner透露稱,歐洲反欺詐辦公室(OLAF)將關注各國光伏產品進口水平在今后幾個月是否會出現激增,例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
官方機構將對出口商任何有違常態的出口量進行質疑,從而確認其產品的真正產地。
如果證實歐盟進口商故意貼錯標簽,那么除了巨額進口關稅之外,還將進一步收繳罰款,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面臨牢獄之災。
Ludwig向媒體透露稱,光伏產品進口商需徹底審核其供應關系、確定進口產品的原產地,并予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