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周五報導,鋼鐵大廠和化學公司爭先恐后投入開發新材料的行列,只為了能降低生產太陽能的成本,推廣使用太陽能,在未來潮流中取得優先地位。
全球第 3大鋼鐵制造廠JFE Steel Corp.(5411-JP) 已開發出一款不銹鋼基板,專用于免用硅晶的低價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之所以單價高昂,大部分原因來自硅晶的使用。
不使用硅晶的太陽能電池,其能源轉換率約10%,但使用硅晶的太陽能電池,其能源轉換率則有15%,但前者生產太陽能的成本較后者降低40%之多,若再使用上述的不銹鋼基板,生產成本還能再壓低。
JFE已經開始運送不銹鋼基板樣品至美國,計劃今年年底開始量產。
Nisshin Steel Co.(5407-JP;日新制鋼) 也正在研發一款不銹鋼基板,專用于新型太陽能電池,該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硅晶使用量較少。Nisshin計劃在了解太陽能電池制造商的反應后,最快于2011年投入商業化生產。
另一方面,化學制品公司也希望開發出重量較輕、有彈性的太陽能電池,欲使用于車頂和建筑外墻。這些太陽能電池配備塑料基板,因為不含硅晶因此價格上相較便宜。
Sumitomo Chemical Co. (4005-JP;住友化學) 供應太陽能電池材料,該款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率達6.5%,是全球同款太陽能電池里面能量轉換率最高的,住友化學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將該款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率提升至10%,于2011年至2012年間投入商業化生產。
Mitsubishi Chemical Holdings Corp. (4188-JP;三菱化學發展) 旗下的Mitsubishi Chemical和日本人造纖維大廠Toray Industries Inc.(3402-JP)也積極研究將太陽能電池能源轉換率提高的方法。
日本政府近來宣布一項目標,以2005年的數據為基準,計劃在2020年時,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5%,并表示若要達成目標,太陽能電池的使用程度須增加20倍。
日本新能源與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上個月公布一項計劃,擬以未來十年的時間,將太陽能生產成本砍半至每千瓦小時 23日元,約等于目前的家庭用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