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監控管理光伏電站、無人機巡檢電站……日前,青海的光伏電站通過實施“互聯網+”戰略,已經實現運用遠程視頻和語音系統開展光伏電站運營。這也意味著智能光伏已從理念變為現實,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方向。
光伏電站規模大、分布廣,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惡劣,光伏電站運營維護人員少,給電站安全可靠運維帶來一定困難。針對光伏電站規?;l展階段建設和運營維護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相融合,在全球率先建成格爾木三期200兆瓦、拉西瓦12兆瓦兩座智能光伏電站,并實現“集中運行、遠程診斷、實時維護”,顯著提升了電站的發電量和光伏電站的運營管理效率。
此外,對于百兆瓦級的光伏電站而言,電站有40萬塊光伏組件。在長期運行中,可能會出現熱斑、隱裂等現象,靠人工很難排查。智能光伏電站借助搭載有GPS、紅外成像和無線傳輸設備的無人機,根據設置好的路徑準確飛行,對電站的光伏組件進行熱成像掃描,從而精確定位有熱斑、隱裂等故障的組件。同時,結合圖像分析和專家診斷,全面、精準、及時判別設備故障,實現快速更換,提高了監測能力,降低了巡檢強度,電站設備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據悉,青海省并網光伏發電總容量已達412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總量的22.7%,青海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通過積極開展光伏領域的科研創新,啟動建設青海省光伏發電并網技術重點實驗室,10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工程實證基地等,青海省不斷豐富光伏產業科研成果。為此,法國、日本等世界同行業的企業專家近期專程來青海參觀考察智能化光伏電站。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青海在“互聯網+光伏”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能源和信息兩大產業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發展的具體實踐,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光伏電站規模大、分布廣,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惡劣,光伏電站運營維護人員少,給電站安全可靠運維帶來一定困難。針對光伏電站規?;l展階段建設和運營維護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相融合,在全球率先建成格爾木三期200兆瓦、拉西瓦12兆瓦兩座智能光伏電站,并實現“集中運行、遠程診斷、實時維護”,顯著提升了電站的發電量和光伏電站的運營管理效率。
此外,對于百兆瓦級的光伏電站而言,電站有40萬塊光伏組件。在長期運行中,可能會出現熱斑、隱裂等現象,靠人工很難排查。智能光伏電站借助搭載有GPS、紅外成像和無線傳輸設備的無人機,根據設置好的路徑準確飛行,對電站的光伏組件進行熱成像掃描,從而精確定位有熱斑、隱裂等故障的組件。同時,結合圖像分析和專家診斷,全面、精準、及時判別設備故障,實現快速更換,提高了監測能力,降低了巡檢強度,電站設備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據悉,青海省并網光伏發電總容量已達412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總量的22.7%,青海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通過積極開展光伏領域的科研創新,啟動建設青海省光伏發電并網技術重點實驗室,10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工程實證基地等,青海省不斷豐富光伏產業科研成果。為此,法國、日本等世界同行業的企業專家近期專程來青海參觀考察智能化光伏電站。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青海在“互聯網+光伏”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能源和信息兩大產業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發展的具體實踐,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