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據臺灣著名媒體DigiTimes報道,中國大陸幾個省的高新區或科學園區,2009年透過當地招商局積極來臺灣向臺系太陽能業者招手前去設廠,不過近期再出新招,已不再向廠商敲門,反而透過管道與技術人才直接接洽,給予相較臺灣優渥的薪資環境,希望技術人才能組隊前往參與新創公司,目前又以矽薄膜及銅銦鎵硒(CIGS)專業人才為挖角的重點。
近期市場傳出,大陸數個高新區及科學園區有感于薄膜太陽能的未來發展潛力,一反過往向公司敲門的方式,改采以高薪吸引薄膜太陽能專業人員前往共組公司。
消息來源指出,大陸地區以鎖定特定的專業技術人才,然后提供即將創立的公司約30%技術股,再由該專業技術人才自行招納技術團隊,一同前往大陸為省政府即將設立的新創公司服務。
雖然薄膜太陽能產業受到主流結晶矽太陽能產品價格下降使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但是量產后的成本競爭潛力不容輕視,未來發展性佳,包括日本諸多太陽能業者如夏普 (Sharp)、三洋(Sanyo)、Kaneka、Showa Shell等均十分積極持續在薄膜領域的技術研發,未因薄膜現況而放棄。
薄膜的未來性頗受肯定,資金充裕的大陸省政府也看好這個商機,開始積極透過管道來挖角,尤其矽晶薄膜的生產制程與LCD面板有部分的相似度、CIGS又與半導體在材料及制程等有部分雷同,這類的人才臺灣最為充裕。
太陽能業者透露,大陸過往其實也透過相同的模式在歐美等太陽能國際廠及設備廠進行挖角,尤其針對薄膜部分,積極在做技術扎根的動作,為技術人才創造的科技搖籃。
前往大陸的技術人員不需為庫存、短期沒有訂單、資金不足等三餐溫飽問題而煩惱,只需要專心投入研發;相較于臺灣,雖然有上述的人才優勢,但在當下環境薄膜廠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面對彼岸的誘惑,專業技術人才坦言,確實納入評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