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上午,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蘇州盛大開幕,國務委員王勇出席此次論壇并發表重要講話。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以協調發展轉型為主題,聚焦能源變革重大問題,共商能源轉型應對之策,為更好的促進世界和中國能源轉型的發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始終高度重視能源持續發展的問題,在有效保障能源供給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對能源的科技創新,著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水平,大力發展清潔低碳能源,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十二五期間,在能源變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8.2%,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20%左右,均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并以年均3.6%的能源消費增速實現中國國民經濟7.8%的增長,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目前已經達到35%,新增裝機占世界的40%左右,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裝機的規模均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到19.8%,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上升14.4%,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王勇在論壇中指出,“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驅動生產力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煤炭、石油、電力廣泛的使用使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走入工業文明,同時,傳統的發電企業帶來氣侯變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如何主動破解困局,加快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全球重大的戰略議題,在去年論壇中,就以推動能源轉型改革達成普遍共識,已經在很多領域取得積極的進展。清潔低碳、創新發展、智能共享,正在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但同時也要看到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需要解決技術、經濟、政策等多方面難題,面臨著不協調、不穩定、不可持續的諸多困難。”
當前,中國已開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進入到劇烈加速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能源發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思想,即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能源體制的四個革命和全方面的加強國際合作。李克強總理同樣對于推進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作出重要部署,“未來五年,我們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力的開展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轉變。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今年九月,中國率先向聯合國提交了巴黎協定的批準文書,并推動G20杭州峰會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等問題共同制訂行動計劃,近期,我國還將發布實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到2030年的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到2030年我國能源革命的總體目標和要實現的戰略任務,這些都充分展示出中國推動能源革命的堅定決心。
加快全球能源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使命,中國將順應能源發展的大勢,加強全產業鏈合作,攜手并進、共對挑戰,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邁向生態文明。借此機會,王勇就如何促進全球能源變革提出一些下四點倡議:
第一,加強能源政策協調。全球能源轉型需要各國的協調行動,倡導各國樹立合作共理念,秉持平等協商原則,構建能源政策的協調平臺,實現能源轉型各國戰略對接,以信息共享來增進各國彼此的了解。分享交流各國在能源變革轉型中最佳的實踐經驗,溝通協調促進各國的一致行動,共同完善全球的能源治理機制。
第二,加快能源科技創新。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必須加快推動世界能源技術革命,倡導各國抓住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機遇,加強能源科技的基礎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的聯合攻關,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智慧能源和高效節能技術,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提升能源開發利用水平。
第三,促進能源設施聯通。能源設施互聯互通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客觀要求,倡導各國打通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瓶頸,推動跨境能源通道的建設,開展區域電網的建設合作,共同維護國際能源通道的安全,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不斷提高能源配置效率。
第四,深化能源產能合作。合作才能共贏,互補才有力量。倡導各國之間的創新能源項目,加強合作方式,在能源深加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國際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先進核電、各高壓電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有較高的裝備制造水平和性價比。在綜合配套和工程建設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中國愿意支持更多國家高質量、低成本的加快發展能源產業,共同增強全球能源供應的保障能力。
能源變革蓬勃興起,轉型發展任重道遠。王勇最后表示“希望以本次論壇為發展與合作的契機,進一步搭建廣泛合作的平臺,加強溝通交流,以堅定的信念、務實的行動,推動全球能源走上低碳、智能、共享的發展道路,促進世界經濟實現強勁的可持續、平衡、包容的增長。”
中國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始終高度重視能源持續發展的問題,在有效保障能源供給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對能源的科技創新,著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水平,大力發展清潔低碳能源,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十二五期間,在能源變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8.2%,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20%左右,均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并以年均3.6%的能源消費增速實現中國國民經濟7.8%的增長,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目前已經達到35%,新增裝機占世界的40%左右,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裝機的規模均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到19.8%,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上升14.4%,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王勇在論壇中指出,“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驅動生產力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煤炭、石油、電力廣泛的使用使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走入工業文明,同時,傳統的發電企業帶來氣侯變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如何主動破解困局,加快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全球重大的戰略議題,在去年論壇中,就以推動能源轉型改革達成普遍共識,已經在很多領域取得積極的進展。清潔低碳、創新發展、智能共享,正在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但同時也要看到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需要解決技術、經濟、政策等多方面難題,面臨著不協調、不穩定、不可持續的諸多困難。”
當前,中國已開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進入到劇烈加速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能源發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思想,即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能源體制的四個革命和全方面的加強國際合作。李克強總理同樣對于推進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作出重要部署,“未來五年,我們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力的開展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轉變。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今年九月,中國率先向聯合國提交了巴黎協定的批準文書,并推動G20杭州峰會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等問題共同制訂行動計劃,近期,我國還將發布實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到2030年的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到2030年我國能源革命的總體目標和要實現的戰略任務,這些都充分展示出中國推動能源革命的堅定決心。
加快全球能源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使命,中國將順應能源發展的大勢,加強全產業鏈合作,攜手并進、共對挑戰,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邁向生態文明。借此機會,王勇就如何促進全球能源變革提出一些下四點倡議:
第一,加強能源政策協調。全球能源轉型需要各國的協調行動,倡導各國樹立合作共理念,秉持平等協商原則,構建能源政策的協調平臺,實現能源轉型各國戰略對接,以信息共享來增進各國彼此的了解。分享交流各國在能源變革轉型中最佳的實踐經驗,溝通協調促進各國的一致行動,共同完善全球的能源治理機制。
第二,加快能源科技創新。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必須加快推動世界能源技術革命,倡導各國抓住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機遇,加強能源科技的基礎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的聯合攻關,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智慧能源和高效節能技術,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提升能源開發利用水平。
第三,促進能源設施聯通。能源設施互聯互通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客觀要求,倡導各國打通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瓶頸,推動跨境能源通道的建設,開展區域電網的建設合作,共同維護國際能源通道的安全,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不斷提高能源配置效率。
第四,深化能源產能合作。合作才能共贏,互補才有力量。倡導各國之間的創新能源項目,加強合作方式,在能源深加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國際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先進核電、各高壓電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有較高的裝備制造水平和性價比。在綜合配套和工程建設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中國愿意支持更多國家高質量、低成本的加快發展能源產業,共同增強全球能源供應的保障能力。
能源變革蓬勃興起,轉型發展任重道遠。王勇最后表示“希望以本次論壇為發展與合作的契機,進一步搭建廣泛合作的平臺,加強溝通交流,以堅定的信念、務實的行動,推動全球能源走上低碳、智能、共享的發展道路,促進世界經濟實現強勁的可持續、平衡、包容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