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將近一年的建設施工,西安中大國際479千瓦光伏空調項目于近日正式并網驗收,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最高的光伏空調項目,最高處超過100米。
據該項目的EPC總包方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亮介紹,這一項目設計施工跨度時間較長,由于屋頂比較高,條件復雜,設計施工難度比較大。項目包含了商業屋頂、住宅屋頂、連廊屋頂,還附加了玻璃幕墻,其中,住宅屋頂部分最高處超過100米。“超高層建筑加裝光伏也不算新鮮事兒,但這么高的光伏空調項目在全國來說還是首例。”
據了解,光伏空調可直接使用光伏直流電驅動,其暖通機也可以作為逆變器,將光伏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在電力用不完的情況下賣給國家電網。與傳統空調相比,光伏空調不但節省了費用,還能領取國家補貼,為環境保護做貢獻。
該項目業主正是考慮到經濟和環保兩方面因素,在整個建筑的設計階段,就將光伏空調的因素考慮并設計了進去。作為當地集商業中心、高檔住宅、高級酒店為一體城市綜合體和地標建筑,光伏因素的加入使得該建筑項目更加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意義。
亮點一:光伏+幕墻完美結合
項目的住宅部分采用了光伏玻璃幕墻技術。從高空看,每一棟高層住宅樓都像一塊整體晶瑩透亮的立方體,而光伏組件恰似藍寶石嵌在樓頂,與整座樓渾然一體。能有這樣的效果,還要得益于中大項目在一開始就將光伏的因素考慮并設計了進去。
盡管如此,真正施工的時候,也是一波三折。一開始,英利分布式想把組件鋪設在樓頂的配電室屋頂,但是發現這樣的話整體裝機容量太小,所發的電量根本不能滿足中央空調主機的耗電量。于是調整方案之后,項目業主整體將墻體的玻璃幕墻加高了三米,與配電室屋頂等高,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水平面,光伏組件就可以安裝在水平面上,鋪滿整個樓頂。
“當然,這樣的設計使得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面臨了不少困難。”趙亮說,“原來的設計方案里,幕墻只到樓頂,現在要加高,這樣的話不但建筑本身的設計圖紙要改,光伏項目的設計也要改。”在具體施工時,為了保障高空作業的安全性問題,施工團隊先在樓頂四周建了不銹鋼架構,然后鋪設了光伏支架,安裝玻璃幕墻,最后才鋪設的組件。
亮點二:完美解決水電一體難題
“光伏+空調其實有個矛盾的點。”趙亮在采訪中表示,“空調其實是暖通行業的,需要排水通道,而光伏是電力行業,按照常理來說,水電應該嚴格分離開,以避免安全事故,但是光伏空調項目里,主機需要同時接水電,否則空調就沒有辦法使用光伏直流電了,如何保障安全性和實用性,也是設計一大難點。”
因此,在最終的設計里,水泵和配電柜被放在了同一間屋子里,但是中間隔了一道墻以保障安全性,也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亮點三:光伏組件成為高空景觀臺
除了超高層住宅,中大國際還有一個商業中心,其屋頂鋪了一層塑膠草坪,設計之初是想把這層屋頂作為高層景觀臺使用。因此在設計施工時,組件的排列就不僅僅只考慮傾角和發電量的問題,還要考慮美觀度、游客的通道、觀賞角度等等問題。
“而且,商業屋頂本身有個比較緩的坡度,像個‘人’字,東西走向。”趙亮介紹,“如果不考慮美觀的問題,組件應該朝向南,但是這樣看起來會跟屋頂的走向不協調,為了兼顧美觀度,設計時只好犧牲了一點發電量,使得組件的傾角跟屋頂傾斜的方向和角度保持一致,這樣實際安裝完成后,整體看起來非常整齊漂亮。”
從2015年10月份開始進場,到今年10月份完成并網。如此長的時間跨度,項目的施工難度可想而知。“但看到完工的建筑像寶石一樣完美,兼顧了時尚美觀和經濟環保,我們還是很欣慰的。”趙亮表示。目前,系統每天可發1400多度電,一年發電量可超過50萬度電,光補貼就可以拿到二十多萬元,此外,每年還能節省下來四十多萬元的電費,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除了豐厚的投資回報之外,系統每年還可減排二氧化碳近500噸,環境效益也十分顯著。
“最重要的是,西安中大國際項目是當地的地標建筑。”趙亮說,“這里有五星級酒店,有頂級商業中心,還有高檔住宅區,人流量密集,這樣一座光伏示范建筑座落在這樣一個鬧市區,十分引人矚目,影響深遠,這也是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意義之一。”

據該項目的EPC總包方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亮介紹,這一項目設計施工跨度時間較長,由于屋頂比較高,條件復雜,設計施工難度比較大。項目包含了商業屋頂、住宅屋頂、連廊屋頂,還附加了玻璃幕墻,其中,住宅屋頂部分最高處超過100米。“超高層建筑加裝光伏也不算新鮮事兒,但這么高的光伏空調項目在全國來說還是首例。”
據了解,光伏空調可直接使用光伏直流電驅動,其暖通機也可以作為逆變器,將光伏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在電力用不完的情況下賣給國家電網。與傳統空調相比,光伏空調不但節省了費用,還能領取國家補貼,為環境保護做貢獻。
該項目業主正是考慮到經濟和環保兩方面因素,在整個建筑的設計階段,就將光伏空調的因素考慮并設計了進去。作為當地集商業中心、高檔住宅、高級酒店為一體城市綜合體和地標建筑,光伏因素的加入使得該建筑項目更加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意義。
亮點一:光伏+幕墻完美結合
項目的住宅部分采用了光伏玻璃幕墻技術。從高空看,每一棟高層住宅樓都像一塊整體晶瑩透亮的立方體,而光伏組件恰似藍寶石嵌在樓頂,與整座樓渾然一體。能有這樣的效果,還要得益于中大項目在一開始就將光伏的因素考慮并設計了進去。
盡管如此,真正施工的時候,也是一波三折。一開始,英利分布式想把組件鋪設在樓頂的配電室屋頂,但是發現這樣的話整體裝機容量太小,所發的電量根本不能滿足中央空調主機的耗電量。于是調整方案之后,項目業主整體將墻體的玻璃幕墻加高了三米,與配電室屋頂等高,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水平面,光伏組件就可以安裝在水平面上,鋪滿整個樓頂。
“當然,這樣的設計使得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面臨了不少困難。”趙亮說,“原來的設計方案里,幕墻只到樓頂,現在要加高,這樣的話不但建筑本身的設計圖紙要改,光伏項目的設計也要改。”在具體施工時,為了保障高空作業的安全性問題,施工團隊先在樓頂四周建了不銹鋼架構,然后鋪設了光伏支架,安裝玻璃幕墻,最后才鋪設的組件。
亮點二:完美解決水電一體難題
“光伏+空調其實有個矛盾的點。”趙亮在采訪中表示,“空調其實是暖通行業的,需要排水通道,而光伏是電力行業,按照常理來說,水電應該嚴格分離開,以避免安全事故,但是光伏空調項目里,主機需要同時接水電,否則空調就沒有辦法使用光伏直流電了,如何保障安全性和實用性,也是設計一大難點。”
因此,在最終的設計里,水泵和配電柜被放在了同一間屋子里,但是中間隔了一道墻以保障安全性,也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亮點三:光伏組件成為高空景觀臺
除了超高層住宅,中大國際還有一個商業中心,其屋頂鋪了一層塑膠草坪,設計之初是想把這層屋頂作為高層景觀臺使用。因此在設計施工時,組件的排列就不僅僅只考慮傾角和發電量的問題,還要考慮美觀度、游客的通道、觀賞角度等等問題。
“而且,商業屋頂本身有個比較緩的坡度,像個‘人’字,東西走向。”趙亮介紹,“如果不考慮美觀的問題,組件應該朝向南,但是這樣看起來會跟屋頂的走向不協調,為了兼顧美觀度,設計時只好犧牲了一點發電量,使得組件的傾角跟屋頂傾斜的方向和角度保持一致,這樣實際安裝完成后,整體看起來非常整齊漂亮。”
從2015年10月份開始進場,到今年10月份完成并網。如此長的時間跨度,項目的施工難度可想而知。“但看到完工的建筑像寶石一樣完美,兼顧了時尚美觀和經濟環保,我們還是很欣慰的。”趙亮表示。目前,系統每天可發1400多度電,一年發電量可超過50萬度電,光補貼就可以拿到二十多萬元,此外,每年還能節省下來四十多萬元的電費,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除了豐厚的投資回報之外,系統每年還可減排二氧化碳近500噸,環境效益也十分顯著。
“最重要的是,西安中大國際項目是當地的地標建筑。”趙亮說,“這里有五星級酒店,有頂級商業中心,還有高檔住宅區,人流量密集,這樣一座光伏示范建筑座落在這樣一個鬧市區,十分引人矚目,影響深遠,這也是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意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