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整體運行良好,但受制于自身發展水平和體制機制障礙,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同時,從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態勢看,光伏產業仍是各主要國家發展的重點領域,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均在加快布局本國光伏產業及其應用,促進制造業回流,泰國、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也在利用成本優勢欲有所作為。故此,我國光伏產業亟須加快轉型發展,強化國際競爭優勢。
從產業發展水平來看,制造業競爭力提升乏力。國內扶持政策對上游支持不足,企業創新發展積極性不高,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高端產能尚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關鍵工藝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差距,尤其在核心光伏裝備領域,新型薄膜、異質結等技術發展緩慢,基礎創新能力也亟待提升。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光伏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如《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工作與下游應用等相關政策聯動不足。部分實力不強、未進入規范公告的企業仍能獲得應用補貼、出口退稅等優惠,影響了產業優勝劣汰和兼并重組,不利于落后產能退出。
同時,上網電價的過快、過頻調整導致國內市場出現階段性大幅波動,供需節奏不匹配,對制造業影響較大。制造業受制于發展慣性,難以較快適應市場的大起大落。如2016年上半年在經歷了火熱的“6·30”后,光伏市場在三季度出現真空,導致產品價格暴跌,絕大部分企業出現虧損。
市場應用體制機制亟待完善??稍偕茉锤郊踊鸪霈F較大缺口,光伏電站補貼拖欠較為嚴重,非技術因素包括光伏用地、光伏并網等成本顯著提升,加速蠶食技術進步成果。光伏發電國家與地方建設規劃、年度計劃不協調,西北部地區光伏限電嚴重,分布式光伏發電存在落實建設場地難、電費回收難、項目融資難等制約因素,極大影響了分布式發電項目開發的積極性。
此外,行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受前期產業貸款壞賬影響,金融機構對光伏制造業授信整體壓縮狀況未根本改善,企業通常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制約了企業研發投入、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且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復雜,我國光伏“雙反”應對工作難度較大。
綜合來看,2017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總體將保持平穩,但內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一方面,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帶來的搶裝、光伏電站建設指標提前透支引發的國內市場波動,以及國外“雙反”持續發酵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將對制造業持續發展帶來較大挑戰。另一方面,企業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將不斷加快,優勢企業憑借技術、資金、管理及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搶占市場先機,促進產業加快優勝劣汰。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信部將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一是進一步加強光伏政策聯動。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和《關于進一步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加強部門配合,推動行業規范與電站建設、補貼發放等政策聯動,同時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企業重組。二是推動光伏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統籌政策和資金資源,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中支持光伏企業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光伏企業加快智能制造改造升級,提升光伏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繼續發布《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7年版),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三是加速拓展我國光伏產業全球競爭優勢。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利用光伏產業外向型發展優勢,推動光伏企業加快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積極開拓南美、中西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推動產業全球布局,提升我國產業全球競爭優勢。四是推動光伏應用多樣化發展。研究出臺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可再生能源應用評價辦法,推動分布式光伏在工業園區的應用,發揮綠色能源在綠色園區、綠色工廠中的作用。探索在污水處理廠、居民小區、體育場館、高速公路等獨立區域應用,推動應用光伏系統的新能源充電設施試點。五是優化
產業發展環境。配合相關部門推動光伏發電補貼體制機制創新,建立電價補貼隨裝機量和發電成本變化的調整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入,緩解光伏產業融資難。加快光伏產業標準體系、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及光伏應用實證基地建設。
內外交困
從產業發展水平來看,制造業競爭力提升乏力。國內扶持政策對上游支持不足,企業創新發展積極性不高,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高端產能尚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關鍵工藝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差距,尤其在核心光伏裝備領域,新型薄膜、異質結等技術發展緩慢,基礎創新能力也亟待提升。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光伏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如《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工作與下游應用等相關政策聯動不足。部分實力不強、未進入規范公告的企業仍能獲得應用補貼、出口退稅等優惠,影響了產業優勝劣汰和兼并重組,不利于落后產能退出。
同時,上網電價的過快、過頻調整導致國內市場出現階段性大幅波動,供需節奏不匹配,對制造業影響較大。制造業受制于發展慣性,難以較快適應市場的大起大落。如2016年上半年在經歷了火熱的“6·30”后,光伏市場在三季度出現真空,導致產品價格暴跌,絕大部分企業出現虧損。
市場應用體制機制亟待完善??稍偕茉锤郊踊鸪霈F較大缺口,光伏電站補貼拖欠較為嚴重,非技術因素包括光伏用地、光伏并網等成本顯著提升,加速蠶食技術進步成果。光伏發電國家與地方建設規劃、年度計劃不協調,西北部地區光伏限電嚴重,分布式光伏發電存在落實建設場地難、電費回收難、項目融資難等制約因素,極大影響了分布式發電項目開發的積極性。
此外,行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受前期產業貸款壞賬影響,金融機構對光伏制造業授信整體壓縮狀況未根本改善,企業通常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制約了企業研發投入、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且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復雜,我國光伏“雙反”應對工作難度較大。
多方發力
綜合來看,2017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總體將保持平穩,但內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一方面,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帶來的搶裝、光伏電站建設指標提前透支引發的國內市場波動,以及國外“雙反”持續發酵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將對制造業持續發展帶來較大挑戰。另一方面,企業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將不斷加快,優勢企業憑借技術、資金、管理及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搶占市場先機,促進產業加快優勝劣汰。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信部將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一是進一步加強光伏政策聯動。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和《關于進一步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加強部門配合,推動行業規范與電站建設、補貼發放等政策聯動,同時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企業重組。二是推動光伏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統籌政策和資金資源,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中支持光伏企業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光伏企業加快智能制造改造升級,提升光伏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繼續發布《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7年版),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三是加速拓展我國光伏產業全球競爭優勢。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利用光伏產業外向型發展優勢,推動光伏企業加快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積極開拓南美、中西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推動產業全球布局,提升我國產業全球競爭優勢。四是推動光伏應用多樣化發展。研究出臺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可再生能源應用評價辦法,推動分布式光伏在工業園區的應用,發揮綠色能源在綠色園區、綠色工廠中的作用。探索在污水處理廠、居民小區、體育場館、高速公路等獨立區域應用,推動應用光伏系統的新能源充電設施試點。五是優化
產業發展環境。配合相關部門推動光伏發電補貼體制機制創新,建立電價補貼隨裝機量和發電成本變化的調整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入,緩解光伏產業融資難。加快光伏產業標準體系、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及光伏應用實證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