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C剛剛落下帷幕,相比較過去幾屆,今年有明顯的變化。如果說過去幾屆大家激情澎湃,那么今年明顯理智了許多。在SNEC開會的同時,資本市場又傳出華能欲在香港市場收購協鑫新能源的消息,雖然交易尚未達成,但對市場震動不小。結合這么多方面的信息,我們來分析一下。
變化一:參展企業數量減少,本屆展會從面積到參展企業數量都下降了。這是否是行業變冷的信號?我們認為并不是。就這個情況我們咨詢了部分企業的想法,特別是之前參展,這次沒有參展的企業。企業表示,由于光伏近年的國際化,海外展會逐步興起,企業更傾向于參加海外市場本地的展會,類似東南亞等地的展會,可以直接面對潛在客戶。
這說明了兩個事實,一個是國內市場已經穩定,該談的客戶基本都談過了,企業壓縮成本就不再辦展,但是人還是在會場與大家聚的;另一個就是,企業的宣傳傾向于海外市場,側面反映了海外市場的興起,另外海外市場的客戶不像當年歐洲、美國有能力跑到中國來找合作伙伴,現在的潛在客戶更多是發展中國家,需要中方主動出擊了。
變化二:光伏和建設的結合有重新崛起的勢頭。本次展會期間,光伏BIPV聯盟宣布成立。從金太陽工程補貼結束之后,BIPV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地面電站成為主流。隨著“去補貼”、“市場化交易”、“中東部土地約束”等關鍵因素的變化,市場也隨之改變。我們預計與建設結合的分布式光伏將成為發展的主要趨勢。光伏未來將成為建設材料的一種,更好的融入到建筑的整體設計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屋頂額外加裝,外觀來看很不協調。
此次展會中,以漢能為首的光伏建筑材料自成一派,漢瓦確實越來越好看。很多人覺得薄膜發電量不行,但是從建筑材料的角度看待光伏的話,發電量及經濟性恐怕要排在顏值之后了。建筑材料不乏高價之貨,但客戶依然愿意買單,關鍵就是能不能提升整體建筑的美觀和檔次。
變化三,技術尚未出現飛躍式的變化。這個其實是沒有什么變化的變化。當年單晶的出現帶來了裝機市場及資本市場的變化,反觀今年,仍然沒有能夠短期稱雄的新技術。無論是異質結亦或是鈣鈦礦,仍然在短期內難以商業化。
變化四,來自于展會之外,投資企業的變化。一個消息就是華能集團在香港資本市場上有可能收購協鑫新能源,這筆并購直接通過接盤股市的殼資源來打包接盤旗下電站,目前談判尚在進行中,是否能夠成功收購我們還得拭目以待。但這種做法為央企迅速擴充可再生能源資產提供了一個范例,特別是像華能這種體量的央企,如果想短時間擴張版圖,還是資本市場上并購更加迅速。不僅有電站,還帶一個殼資源,股權比例還可談。如果是直接并購電站的話,原持有方未必同意保留45%的股權。目前的并購,感覺對買方有更大的談判空間。
另外,鐵塔公司的入局對行業也很震動,雖然當年有國有鋼鐵企業成為分布式光伏開發公司,但并未對行業產生太大的影響。鐵塔公司的不同在于,他本身是標準的分布式資產運營企業,即基站遍布全國,一旦開發分布式光伏可以與5G、售電、儲能逐步結合起來,很有可能有新的應用場景出現,那么現象級產品有可能也會出現,這個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最后總結,整體看本次展會及同期的市場,理智和跨界是兩大主題。光伏從業者在行業成熟中變得理智,行業成熟后,成本足夠低又帶來了跨界的可能,整個光伏的生態必將隨之變得比以前更復雜,猶如小樹林成長為熱帶雨林,可以容納更多的參與者。
變化一:參展企業數量減少,本屆展會從面積到參展企業數量都下降了。這是否是行業變冷的信號?我們認為并不是。就這個情況我們咨詢了部分企業的想法,特別是之前參展,這次沒有參展的企業。企業表示,由于光伏近年的國際化,海外展會逐步興起,企業更傾向于參加海外市場本地的展會,類似東南亞等地的展會,可以直接面對潛在客戶。
這說明了兩個事實,一個是國內市場已經穩定,該談的客戶基本都談過了,企業壓縮成本就不再辦展,但是人還是在會場與大家聚的;另一個就是,企業的宣傳傾向于海外市場,側面反映了海外市場的興起,另外海外市場的客戶不像當年歐洲、美國有能力跑到中國來找合作伙伴,現在的潛在客戶更多是發展中國家,需要中方主動出擊了。
變化二:光伏和建設的結合有重新崛起的勢頭。本次展會期間,光伏BIPV聯盟宣布成立。從金太陽工程補貼結束之后,BIPV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地面電站成為主流。隨著“去補貼”、“市場化交易”、“中東部土地約束”等關鍵因素的變化,市場也隨之改變。我們預計與建設結合的分布式光伏將成為發展的主要趨勢。光伏未來將成為建設材料的一種,更好的融入到建筑的整體設計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屋頂額外加裝,外觀來看很不協調。
此次展會中,以漢能為首的光伏建筑材料自成一派,漢瓦確實越來越好看。很多人覺得薄膜發電量不行,但是從建筑材料的角度看待光伏的話,發電量及經濟性恐怕要排在顏值之后了。建筑材料不乏高價之貨,但客戶依然愿意買單,關鍵就是能不能提升整體建筑的美觀和檔次。
變化三,技術尚未出現飛躍式的變化。這個其實是沒有什么變化的變化。當年單晶的出現帶來了裝機市場及資本市場的變化,反觀今年,仍然沒有能夠短期稱雄的新技術。無論是異質結亦或是鈣鈦礦,仍然在短期內難以商業化。
變化四,來自于展會之外,投資企業的變化。一個消息就是華能集團在香港資本市場上有可能收購協鑫新能源,這筆并購直接通過接盤股市的殼資源來打包接盤旗下電站,目前談判尚在進行中,是否能夠成功收購我們還得拭目以待。但這種做法為央企迅速擴充可再生能源資產提供了一個范例,特別是像華能這種體量的央企,如果想短時間擴張版圖,還是資本市場上并購更加迅速。不僅有電站,還帶一個殼資源,股權比例還可談。如果是直接并購電站的話,原持有方未必同意保留45%的股權。目前的并購,感覺對買方有更大的談判空間。
另外,鐵塔公司的入局對行業也很震動,雖然當年有國有鋼鐵企業成為分布式光伏開發公司,但并未對行業產生太大的影響。鐵塔公司的不同在于,他本身是標準的分布式資產運營企業,即基站遍布全國,一旦開發分布式光伏可以與5G、售電、儲能逐步結合起來,很有可能有新的應用場景出現,那么現象級產品有可能也會出現,這個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最后總結,整體看本次展會及同期的市場,理智和跨界是兩大主題。光伏從業者在行業成熟中變得理智,行業成熟后,成本足夠低又帶來了跨界的可能,整個光伏的生態必將隨之變得比以前更復雜,猶如小樹林成長為熱帶雨林,可以容納更多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