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合肥光伏產業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2019-09-18 合肥日報20410
核心提示:全球最大的在產800噸/天全氧燃燒光伏玻璃窯爐內,1600℃的高溫不斷熔解著石英砂;深加工流水線上,一塊塊玻璃經過壓延、退火、自
全球最大的在產800噸/天全氧燃燒光伏玻璃窯爐內,1600℃的高溫不斷熔解著石英砂;深加工流水線上,一塊塊玻璃經過壓延、退火、自動缺陷檢測、裁切等一道道智能化工序,包裝入庫。

一眼望不到邊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內,AGV無人搬運小車來回穿梭,精準無誤地開展著抓取、傳遞運輸工作,一塊塊太陽能晶硅電池片通過智能化生產,源源不斷下線。

……

金秋時節,走進合肥光伏產業關聯企業,繁忙而智能化的生產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近年來,合肥以打造“光伏第一城”為目標,搶抓新能源產業戰略發展機遇,打造國內支持力度最大的地方政策環境,引增量、擴規模、促應用,光伏產業和應用規模均位居全國前列,同步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實現了由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彩虹”絢爛奪目

走進位于新站高新區的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壓延車間,從窯爐內流出的玻璃溶液紅彤彤一片,距離二三十米遠,熱浪依舊逼人。

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鋒安指著面前的窯爐說,公司現今擁有800噸/天和750噸/天兩座玻璃全氧燃燒窯爐,眼前的這座是800噸/天窯爐。

“全氧燃燒窯爐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品質等優點,較普通窯爐節能30%,煙氣排放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高鋒安摸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說,該窯爐結構設計、工藝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先后榮獲多項部級技術進步獎。

順著生產線,壓延后的玻璃通過滾軸緩緩流入深加工區?,F場,一塊塊玻璃經過退火、自動缺陷檢測、裁切、原片檢驗、磨邊、鍍膜、鋼化、成品、品質檢驗等一道道智能化工序,包裝入庫,幾乎很少見到員工的身影。

“生產的玻璃用于光伏面板。智能化生產,全程檢驗,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我們擁有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和生產管控體系,嚴格執行ISO9001質量控制體系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匡春林說。

據介紹,該公司全面兼容2.0~4.0mm厚鍍膜鋼化光伏玻璃生產,年產能4800萬平方米,可配套封裝6.8GW太陽能光伏組件。

“公司生產的光伏玻璃立足安徽地區及周邊市場,同時面向全球銷售。”高鋒安說,目前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天合光能、協鑫集成、晶澳等國內知名企業,產品還出口至日本、韓國、印度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通威”同樣精彩

東北邊的“彩虹”絢爛奪目,西南邊的“通威”同樣精彩。

步入合肥高新區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智能化廠房,一條廊道好似時空隧道,一眼難以望穿。廊道兩旁豎立著巨幅玻璃窗,透過玻璃,只見一排排太陽能晶硅電池片加工設備整齊排列,不聞嘈雜之音。若不是其間不時穿梭的AGV無人搬運小車,很難想象它們正在運轉。

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總經理蕭圣義介紹,電池片生產流程包括制絨、擴散、刻蝕、背鈍化、鍍膜等環節,整個流程基本都是智能化。“沒有人員的干預,每一個生產環節步驟基本上都是標準化,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具有一致性。而且所有的生產數據都會進入數據庫,我們根據最真實的數據,去改善產品質量。”

蕭圣義說,目前,通威太陽能晶硅電池片的產品能源轉化率已由2006年的13%、14%,提升到22%,年底甚至可以達到23%。

“合肥基地技改累計投入10億元,現在太陽能晶硅電池片產量每年在450萬~500萬片左右,總產值大概在70億元。”蕭圣義說,此次世界制造業大會,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不僅會帶產品參展,還會將智能化生產模式帶到現場,為大會添彩。

發展前景廣闊

彩虹、通威,僅僅是合肥光伏及新能源產業鏈條上的兩個代表。

國際能源總署預計,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第一大電力來源。

合肥正全力打造“中國光伏第一城”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光伏產業集群,建設智慧能源集成示范基地。近年來,合肥以太陽能光伏為核心,形成了從玻璃基板-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發電工程等為一體、高附加值的光伏及新能源產業體系,已聚集通威太陽能(電池片)、晶澳太陽能(組件)、陽光電源(逆變器)等近百家光伏企業。

此外,合肥開發儲能、微網及智慧能源等新技術和核心產品,加快分布式智慧能源創新平臺建設。加大光伏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實施分布式光伏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下鄉、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光伏地面電站、光伏照明等六大工程,推進光伏及新能源產業發展。

2018年,全市主要光伏產品總產量26GW,光伏控制、逆變設備出貨量居世界第一。全市各類并網光伏項目發電量19.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57.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9.3萬噸),占全市全年總用電量的5.7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