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研究局24日在中國金融雜志發表文章《我國綠色貸款業務分析》。文章指出,大力發展綠色信貸,著力完善綠色貸款標準、統計、業績評價等基礎性工作,始終是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下一步,要繼續破除綠色貸款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完善綠色貸款業務激勵約束機制,為綠色貸款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制度和市場環境。
2020年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達11.95萬億元 比年初增長20.3%
2020年,綠色貸款持續增長。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20年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達11.95萬億元,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中占6.9%,比年初增長20.3%,全年貸款增加2.02萬億元。其中,單位綠色貸款余額達11.91萬億元,占同期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的10.8%;全年增加2萬億元,占同期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量的16.5%。
同時,綠色貸款資產質量總體較高。截至2020年末,綠色不良貸款余額為390億元,不良率為0.33%,比同期企業貸款不良率低1.65個百分點,比年初下降0.24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領域綠色貸款不良率較低,為0.16%;東部地區不良率較低,為0.2%。大型和中型銀行綠色貸款不良率分別為0.19%和0.39%,比年初下降0.37個和0.14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末,24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貸款余額為10.33萬億元,同比增長15.60%,占24家銀行全部貸款余額的7.79%。綠色不良貸款余額為252億元,不良率為0.24%。24家銀行中僅兩家綠色貸款余額占比超過10%,整體來看,綠色貸款業務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據悉,24家主要銀行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
健全綠色貸款激勵約束機制 重點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綠色貸款支持
文章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我國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要求更加迫切,綠色低碳領域的投資需求巨大。可以預見,未來實體經濟對綠色貸款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下一步,要繼續破除綠色貸款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完善綠色貸款業務激勵約束機制,為綠色貸款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制度和市場環境。
一是推動建立統一完善的綠色貸款標準。為推動綠色貸款業務發展,應加強部門協調,盡快建立統一完善的綠色貸款標準。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研究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標準的統一,使各類綠色資金銜接更加順暢,為綠色項目融資提供便利。
二是健全綠色貸款激勵約束機制。第一,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拓展評價結果應用場景。近期人民銀行印發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新版方案綜合考慮銀行機構的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投資業務,并為綠色股票投資、綠色理財等業務創新預留空間,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評價銀行機構綠色金融業務開展情況。后續,人民銀行將持續完善和優化綠色金融評價機制。
第二,研究降低綠色貸款風險權重。為控制風險,增強國內外監管接受度,可考慮分步驟、分階段推進。在試點范圍上,可在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內的銀行機構先行先試;在行業范圍上,可先從風電、光伏等綠色屬性清晰、達成國際一致共識領域的綠色貸款開始。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可逐步將政策推廣至全部綠色貸款,并進一步研究降低金融機構持有的綠色債券等綠色資產的風險權重。
第三,為符合條件的綠色貸款提供政策支持。在財政政策方面,下一步,在統一綠色貸款標準的基礎上,建議財政為綠色貸款提供貼息支持。在貨幣政策方面,研究創設直達實體經濟的碳減排支持工具,為銀行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降低綠色項目融資成本。此外,鼓勵銀行機構發揮主觀能動性,大力提升綠色貸款管理績效,降低綠色貸款經濟資本占用;開展氣候和環境風險壓力測試,增強綠色轉型動力。
第四,強化銀行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要求。目前,監管部門已對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和上市公司提出了環境信息強制披露要求,人民銀行組織研制的行業標準《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試行)》也已在六?。▍^)九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先行先試。此外,人民銀行還出臺了《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并撰寫了操作手冊,以試驗區為突破口,結合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實踐,為實現全國金融機構環境信息強制披露積累經驗。
三是加大金融科技對綠色貸款業務的支持力度。2017年以來,人民銀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賦能綠色金融發展。截至目前,各試驗區已開發上線16個與綠色金融有關的系統,有效解決了綠色項目識別問題,降低了綠色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擴大了綠色金融服務的范圍和覆蓋面。下一步,要繼續發揮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在綠色貸款審批、貸后管理和風險控制等環節的作用,助推綠色貸款業務穩步發展。
四是重點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綠色貸款支持。能源結構調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核心任務。到2060年,清潔能源占比將從目前的不足20%逐步提升至80%以上,這一過程離不開金融尤其是綠色貸款的大力支持。當前,投向清潔能源產業的綠色貸款占比不足27%,未來仍有極大提升空間。金融機構應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訂明確具體的綠色貸款業務發展規劃,重點支持技術領先、有國際競爭力的清潔能源等領域的企業和項目。
2020年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達11.95萬億元 比年初增長20.3%
2020年,綠色貸款持續增長。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20年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達11.95萬億元,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中占6.9%,比年初增長20.3%,全年貸款增加2.02萬億元。其中,單位綠色貸款余額達11.91萬億元,占同期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的10.8%;全年增加2萬億元,占同期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量的16.5%。
同時,綠色貸款資產質量總體較高。截至2020年末,綠色不良貸款余額為390億元,不良率為0.33%,比同期企業貸款不良率低1.65個百分點,比年初下降0.24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領域綠色貸款不良率較低,為0.16%;東部地區不良率較低,為0.2%。大型和中型銀行綠色貸款不良率分別為0.19%和0.39%,比年初下降0.37個和0.14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末,24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貸款余額為10.33萬億元,同比增長15.60%,占24家銀行全部貸款余額的7.79%。綠色不良貸款余額為252億元,不良率為0.24%。24家銀行中僅兩家綠色貸款余額占比超過10%,整體來看,綠色貸款業務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據悉,24家主要銀行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
健全綠色貸款激勵約束機制 重點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綠色貸款支持
文章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我國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要求更加迫切,綠色低碳領域的投資需求巨大。可以預見,未來實體經濟對綠色貸款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下一步,要繼續破除綠色貸款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完善綠色貸款業務激勵約束機制,為綠色貸款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制度和市場環境。
一是推動建立統一完善的綠色貸款標準。為推動綠色貸款業務發展,應加強部門協調,盡快建立統一完善的綠色貸款標準。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研究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標準的統一,使各類綠色資金銜接更加順暢,為綠色項目融資提供便利。
二是健全綠色貸款激勵約束機制。第一,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拓展評價結果應用場景。近期人民銀行印發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新版方案綜合考慮銀行機構的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投資業務,并為綠色股票投資、綠色理財等業務創新預留空間,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評價銀行機構綠色金融業務開展情況。后續,人民銀行將持續完善和優化綠色金融評價機制。
第二,研究降低綠色貸款風險權重。為控制風險,增強國內外監管接受度,可考慮分步驟、分階段推進。在試點范圍上,可在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內的銀行機構先行先試;在行業范圍上,可先從風電、光伏等綠色屬性清晰、達成國際一致共識領域的綠色貸款開始。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可逐步將政策推廣至全部綠色貸款,并進一步研究降低金融機構持有的綠色債券等綠色資產的風險權重。
第三,為符合條件的綠色貸款提供政策支持。在財政政策方面,下一步,在統一綠色貸款標準的基礎上,建議財政為綠色貸款提供貼息支持。在貨幣政策方面,研究創設直達實體經濟的碳減排支持工具,為銀行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降低綠色項目融資成本。此外,鼓勵銀行機構發揮主觀能動性,大力提升綠色貸款管理績效,降低綠色貸款經濟資本占用;開展氣候和環境風險壓力測試,增強綠色轉型動力。
第四,強化銀行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要求。目前,監管部門已對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和上市公司提出了環境信息強制披露要求,人民銀行組織研制的行業標準《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試行)》也已在六?。▍^)九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先行先試。此外,人民銀行還出臺了《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并撰寫了操作手冊,以試驗區為突破口,結合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實踐,為實現全國金融機構環境信息強制披露積累經驗。
三是加大金融科技對綠色貸款業務的支持力度。2017年以來,人民銀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賦能綠色金融發展。截至目前,各試驗區已開發上線16個與綠色金融有關的系統,有效解決了綠色項目識別問題,降低了綠色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擴大了綠色金融服務的范圍和覆蓋面。下一步,要繼續發揮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在綠色貸款審批、貸后管理和風險控制等環節的作用,助推綠色貸款業務穩步發展。
四是重點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綠色貸款支持。能源結構調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核心任務。到2060年,清潔能源占比將從目前的不足20%逐步提升至80%以上,這一過程離不開金融尤其是綠色貸款的大力支持。當前,投向清潔能源產業的綠色貸款占比不足27%,未來仍有極大提升空間。金融機構應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訂明確具體的綠色貸款業務發展規劃,重點支持技術領先、有國際競爭力的清潔能源等領域的企業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