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行業2021年發展回顧與2022年形勢展望線上研討會順利召開。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作了題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情況——2021年回顧與2022年展望》的報告。
王勃華介紹:2021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11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計裝機量連續7年獨步全球;光伏各制造端產值突破7500億元,同增77%;光伏產品出口額超280億美元,同增43.9%,創歷史新高;光伏新增裝機54.88GW,同增13.9%,再破記錄,其中,分布式裝機占比約53%,歷史上首次突破50%。全國光伏發電量達3259億千瓦時,同增25.1%;利用率達98%,同上年度持平。
對于2021年我國制造端各環節發展情況,王勃華介紹:多晶硅產量50.5萬噸,同增28.8%;硅片227GW,同增40.7%;電池片產量198GW,同增46.9%;組件產量182GW,同增46.1%。王勃華指出,大尺寸和薄片化已成為光伏硅片降本的兩大技術方向。
談及上年度海外光伏發展情況,王勃華提到,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70GW;在我國對外出口的光伏產品中,組件出口量約98.5GW,同增25.1%;出口額達到246.1億美元,同增44.9%,出口量/額均打破紀錄。產品對各大洲出口規模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歐洲市場漲幅最為明顯,占出口總額39%,同比去年增長72%。
關于2021年供應鏈價格上漲原因,王勃華總結了四點:一是2021年度部分地區提出限電、停產要求,造成了當地光伏產業鏈企業減產20%-50%;二是部分產品階段性供需失衡;三是世界范圍通貨膨脹;四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展望2022年行業形勢,王勃華指出:截至2021年11月,全球已有177個國家正考慮凈零目標,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已逐漸成為全球統一意志,且將繼續作為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主要途徑,市場前景大好。對此,王勃華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1年版)》預測,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232-286GW,我國年均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83-99GW;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計75-90GW。
王勃華指出,當前我國集中式與分布式正邁向齊頭并進發展階段,集中式創新應用百花齊放,光伏八大“+”(“光伏+治沙”“光伏+交通”等八產業)成為助力行業“雙碳”政策的生力軍,風光儲氫多能互補的發展模式日臻成熟;分布式光伏形成了整縣推進與公共建筑綠色發展的創新模式,加之政策利好、政府幫扶與行業金融環境改善,企業熱情空前高漲。
王勃華預測,2022年“182mm+210mm”大尺寸硅片將占據75%市場份額,成為主流產品;n型電池(異質結電地和TOPCon電池)占比有望從3%提升至13.4%;王勃華引用分析機構統計, TOPCon 2022年底產能有望超過35GW,HJT超過13GW。
王勃華強調,我國光伏發電建設仍存在土地成本過高、投資條件苛刻、違背市場化原則指定甲方、以整縣推進為由暫緩分布式光伏備案、儲能投資成本回收機制尚未完善等問題,須格外關注;在海外市場,以美國、印度為代表的國家或出臺激勵措施推動通過本土光伏制造業發展,或通過加征關稅等手段限制光伏產品進口,中國光伏仍面臨著多重考驗。同時,王勃華提醒從業人員應密切關注相關行業政策對光伏產業發展的影響(譬如關于光伏玻璃與能耗雙控等方面的政策),以便抓住機遇,順勢而為。
王勃華介紹:2021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11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計裝機量連續7年獨步全球;光伏各制造端產值突破7500億元,同增77%;光伏產品出口額超280億美元,同增43.9%,創歷史新高;光伏新增裝機54.88GW,同增13.9%,再破記錄,其中,分布式裝機占比約53%,歷史上首次突破50%。全國光伏發電量達3259億千瓦時,同增25.1%;利用率達98%,同上年度持平。
對于2021年我國制造端各環節發展情況,王勃華介紹:多晶硅產量50.5萬噸,同增28.8%;硅片227GW,同增40.7%;電池片產量198GW,同增46.9%;組件產量182GW,同增46.1%。王勃華指出,大尺寸和薄片化已成為光伏硅片降本的兩大技術方向。
談及上年度海外光伏發展情況,王勃華提到,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70GW;在我國對外出口的光伏產品中,組件出口量約98.5GW,同增25.1%;出口額達到246.1億美元,同增44.9%,出口量/額均打破紀錄。產品對各大洲出口規模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歐洲市場漲幅最為明顯,占出口總額39%,同比去年增長72%。
關于2021年供應鏈價格上漲原因,王勃華總結了四點:一是2021年度部分地區提出限電、停產要求,造成了當地光伏產業鏈企業減產20%-50%;二是部分產品階段性供需失衡;三是世界范圍通貨膨脹;四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展望2022年行業形勢,王勃華指出:截至2021年11月,全球已有177個國家正考慮凈零目標,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已逐漸成為全球統一意志,且將繼續作為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主要途徑,市場前景大好。對此,王勃華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1年版)》預測,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232-286GW,我國年均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83-99GW;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計75-90GW。
王勃華指出,當前我國集中式與分布式正邁向齊頭并進發展階段,集中式創新應用百花齊放,光伏八大“+”(“光伏+治沙”“光伏+交通”等八產業)成為助力行業“雙碳”政策的生力軍,風光儲氫多能互補的發展模式日臻成熟;分布式光伏形成了整縣推進與公共建筑綠色發展的創新模式,加之政策利好、政府幫扶與行業金融環境改善,企業熱情空前高漲。
王勃華預測,2022年“182mm+210mm”大尺寸硅片將占據75%市場份額,成為主流產品;n型電池(異質結電地和TOPCon電池)占比有望從3%提升至13.4%;王勃華引用分析機構統計, TOPCon 2022年底產能有望超過35GW,HJT超過13GW。
王勃華強調,我國光伏發電建設仍存在土地成本過高、投資條件苛刻、違背市場化原則指定甲方、以整縣推進為由暫緩分布式光伏備案、儲能投資成本回收機制尚未完善等問題,須格外關注;在海外市場,以美國、印度為代表的國家或出臺激勵措施推動通過本土光伏制造業發展,或通過加征關稅等手段限制光伏產品進口,中國光伏仍面臨著多重考驗。同時,王勃華提醒從業人員應密切關注相關行業政策對光伏產業發展的影響(譬如關于光伏玻璃與能耗雙控等方面的政策),以便抓住機遇,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