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分批次推動近44GW大基地建設,內蒙古迎來新能源發展高峰

   2023-03-27 世紀新能源網段偉林15600
核心提示:隨著光伏裝機量的不斷攀升,對于一些省份,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制約光伏項目發展的核心因素。與之相比,內蒙古的土地資源供給以及風光條件堪稱豪奢,其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達14.6億千瓦約占全國風能資源總量的57%,太陽能資源可開發量為94億千瓦約占全國太陽能

隨著光伏裝機量的不斷攀升,對于一些省份,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制約光伏項目發展的核心因素。與之相比,內蒙古的土地資源供給以及風光條件堪稱豪奢,其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達14.6億千瓦約占全國風能資源總量的57%,太陽能資源可開發量為94億千瓦約占全國太陽能資源總量的21%。

以烏拉特中旗和阿拉善為例,烏拉特中旗光伏年總輻射值達 6324 兆焦/平方米,屬于A類很豐富等級,年均日照 3250 小時,年平均利用小時數 1700 小時以上;風電技術可開發規模達到 3000 萬千瓦以上。阿拉善風光資源富集,風能儲能約2.1億千瓦,年平均有效風速時數均在6500小時以上;太陽能可開發利用量6億千瓦,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約為6207兆焦/平方米,堪稱“最強資源”。

去年年末,烏拉特中旗新能源并網規模已達358萬千瓦,其中風電320萬千瓦,光伏28萬千瓦,光熱10萬千瓦,并網規模穩居巴彥淖爾市第一。烏拉特中旗計劃到2025年,建設完成風電350萬千瓦,光伏30萬千瓦,電化學儲能38萬千瓦(2小時),在全部能源供應中可再生能源供電比例達到80%以上。

阿拉善于今年2月達成了大基地建設項目新紀錄,與華電內蒙古公司、華潤電力、遠景能源、江蘇雙良集團等7家企業簽署了內蒙古騰格里沙漠賀蘭山至中東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協議,項目共包括800萬千瓦光伏發電、400萬千瓦風力發電和4×100萬千瓦火力發電和20萬千瓦光熱,總投資額約860億元。

從內蒙古新能源大盤來看,其風電、光伏、火電、儲能、電網以及氫能等都逐步迎來發展高峰,大基地建設已如火如荼。

近日,國家能源局領導赴內蒙古庫布其大基地項目調研,實地察看了庫布其大基地項目現場情況,并對先導工程建設進展表示肯定。3月18日,內蒙古能源集團集中開工6個新能源項目,分布于自治區4個盟市、7個旗縣,總裝機670萬千瓦,計劃于今年年底全部實現并網發電。

“超大手筆”發展新能源

從2021年至今,國家發改委已下發十余次文件,大力推動沙戈荒風光大基地建設。大基地規劃總規模約4.5億千瓦,目前第一批9500萬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 第二批風光大基地名單已下發,正在抓緊推進第三批項目審查。

2022年,內蒙古全力推進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四大沙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已積極推動已納入國家第一、二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內蒙古第一批2020萬千瓦項目已全部開工,第二批1188萬千瓦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部分項目已開工,第三批1170萬千瓦項目已上報國家。

伴隨大基地發展趨勢,內蒙古與央國企也開啟了更加緊密的合作。去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華能集團、三峽集團在呼和浩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根據協議華能將在新能源外送基地建設、風光氫儲和綜合能源產業發展等方面著手,三峽集團將助力內蒙古大力推進新能源創新示范項目建設,推動三峽集團陸上新能源總部落戶內蒙古,助力內蒙古風光氫儲全產業鏈發展。11月,華能、三峽分別與鄂爾多斯市當地國企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總規模2400萬千瓦的風光基地。

今年年初,國家電網、內蒙古能源局組織召開了內蒙古自治區四大沙漠大型風光基地聯動推進會,會議明確各盟市要積極配合三峽、華能、華電、蒙能等企業加快新能源項目和煤電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在三季度完成前期手續辦理。更多合作還在落實,3月國家電投上海電力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在清潔能源綠色基地、風光火儲氫一體化、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打造清潔高效的能源生態系統。

數據顯示,內蒙古2022年新能源項目投資同比增長5倍以上,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批復實施約1億千瓦,建設6類市場化應用場景項目3000多萬千瓦,發電1300多億度,超過三峽工程一年的發電量;全區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完成投資620億元,為年初計劃的1.3倍。

彌補新能源消納薄弱環節

在基地建設之外,內蒙古也在加快推進市場化消納場景示范建設,分批實施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優先推動市場化并網新能源,以新增負荷促進新能源消納。據內蒙古日報消息,2023年1月,蒙西電網新能源上網電量73.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16%,占整體上網電量的比重增至32.17%。預計到2030年,蒙西地區新能源裝機占比將達60%以上,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超50%。

對于西北省份來說,新能源的外送與消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內蒙古自治區內沙漠區域因當地經濟發展情況、電網情況等導致各光伏基地特點也不一。據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新能源設計總工程師徐廣瑞在內蒙古新能源發展論壇上介紹,庫布齊沙漠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既有現成送出通道,產業布局、產業制造也相較于其他地區好,擁有一定的本地消納能力;而巴丹吉林沙漠、部分騰格里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區,阿拉善在蒙西電網的最末端,送出條件相對差一些。

總體來說,內蒙古電網結構薄弱,自身調峰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消納需求。目前內蒙古在電力輸送上已投運5條特高壓、11條500千伏超高壓外送電通道,但依舊無法完全解決消納難題。有數據顯示,由于送出受限,2021年內蒙古棄風、棄光損失電量高達66.76億千瓦時,2022年全年蒙東風電利用率僅為90.0%,蒙西風電利用率僅92.9%,光伏利用率97.4%。因此,對于大基地項目來說,疏通外送通道消納成為避免大量棄風、棄光的關鍵。 

2022年1-10月,內蒙古外送電量2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連續17年領跑全國,作為重要的能源外送基地,蒙西距離京津冀魯、華中和華東等負荷中心較近,其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具有緊迫性。另外,蒙西電網作為全國唯一獨立的省級電網亦具有先天優勢。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軍在答媒體采訪時表示:蒙西電網將形成堅強的“四橫五縱”500千伏主網架結構,同時具備支撐8條“網對網”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的能力,可向華北、華中、華東地區高比例輸送新能源。

據今日蒙電消息,內蒙古已加快推進蒙西與華北電網異步聯網,研究推動區內±800千伏柔性直流特高壓工程建設。去年11月,國家第一批沙戈荒重點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配套接網工程,即蒙西電網首個特高壓外送配套工程——伊和烏素500千伏鴻沁湖變電站項目順利投運,該項目于2021年12月開工建設,投產后可為鄂爾多斯杭錦旗800兆瓦新能源和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1600兆瓦新能源送出提供輸送通道,直接輸送到山東電網消納。

除以上外,有效的電力交易也可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蒙西電力現貨市場成功開啟新一輪結算試運行,全年新能源交易電量完成535億千瓦時,電網新能源消納水平穩步提升。 

在儲能方面,2022年區內烏海抽水蓄能項目開工建設,包頭美岱等抽水蓄能電站前期進度全面提速。到2025年,內蒙古力爭建成和開工的抽水蓄能電站規模740萬千瓦,到2030年達到1000萬千瓦。此外,2025年蒙西電網新型儲能規模預計超過500萬千瓦。

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設、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等多措并舉,將持續助力內蒙古新能源建設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支撐。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