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競爭激烈,但卻一直不乏參與者,跨界玩家更是前赴后繼。
這些跨界大佬中多會“專心”選擇一個光伏產業賽道進場廝殺,但也有個別企業“帶資進組”,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全盤布局。
其亞集團便是一匹黑馬,自2022年投身光伏產業以來,多次進行上億投資,先是在硅料上落腳,后續又在光伏發電項目以及光伏切片、組裝業務上發力。
而隨著產品價格震蕩走高,產能持續釋放,疊加新疆準東資源優勢帶來的成本優勢,其亞集團收入近幾年規模大幅增長,盈利也隨之走高。
如果說其亞集團依托鋁業“發家”是企業發展的1.0階段,那目前乘著新能源等業務的“東風”,該企業已經正式進入多元化發展的2.0階段。
600億硅項目 正在穩步推進
其亞集團已經有34年的歷史,家底頗豐。公司創建于1990年,發家于四川,是以“鋁基-硅基-現代煤化工-新能源-礦業”為主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
當前,其亞集團總資產已突破600億元,擁有員工七千余人,產業布局橫跨四川、新疆、貴州、云南等多個地區,是全國有色行業中極具競爭力的企業。
作為鋁業巨頭,其亞集團投身光伏行業的時間不長,但發展迅速,目前其業務中也包含硅基和新能源兩方面。
其亞集團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在準東開發區成立新疆其亞硅業有限公司,核心產品為年產40萬噸高純晶硅,可應用于新能源行業、制造業、發電等多項領域。
根據規劃,其亞集團擬在“十四五”期間追加投資600多億元,建設年產40萬噸金屬硅、40萬噸高純晶硅、10萬噸單晶硅項目,同時還將建設風光發電、現代煤化工產業及配套建設660MW超超臨界機組,推進公司“鋁-硅-煤化工”為主產業的發展之路。
其亞集團的600億硅項目,在新疆踩出了第一個腳印。
2022年9月,公司宣布在新疆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215億建設40萬噸金屬硅及20萬噸高純多晶硅,按當時計劃,項目將分2期進行,每期建設10萬噸多晶硅及20萬噸金屬硅。
2023年11月,一期10萬噸高純多晶硅投產,二期項目也于當年8月開工,預計2024年10月投產。
2023年12月6日,貴州凱里市人民政府與其亞集團有限公司簽署20GW單晶硅棒,20GW光伏切片和50萬噸再生鋁、30萬噸鋁加工項目投資協議。
今年3月12日,其亞硅基項目配套的2×660MW(2)超超臨界機組也正式在準東經開區開工,預計投產后將實現年發電量70多億度,完全實現集團的自給自足,并為公司鋁基、硅基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如今的硅行業正經歷腥風血雨,若要從中分下一塊蛋糕,一定要有優于別人的強勢之處。
世紀新能源團隊根據公開信息了解到,其亞硅業借助集團在新疆準東所擁有的數10億噸露天煤炭輸送至多臺66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并利用5GW風力發電,完全將資源優勢就地轉換為綠色、穩定、低價的電力,從而將用電成本控制在0.25元/度。同時,其亞集團自產數千萬噸石英礦生產20萬噸硅粉,價格可控制在1.1萬元/噸以內。
由此可知,憑借低廉的電力和原料優勢,其亞硅業多晶硅成本不足4萬元/噸。手握兩張王牌,其亞在多晶硅行業中的強硬底氣顯露無余。
140億3GW新能源項目已開工建設
而其亞集團新能源項目在今年也拉開了序幕。
其亞集團新能源項目于2024年6月22日開工建設,位于新疆昌吉州木壘縣境內,總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總投資140億元,預計將于2026年建成投產。項目由260萬千瓦風電和40萬千瓦光伏發電組成,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生產約75億度綠色電能。本項目與傳統煤電項目相比,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00余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性氣體)等污染性氣體排放量500余萬噸,對于減少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具有積極作用。
世紀新能源團隊了解到,該項目是其亞集團在新能源發展板塊投入的重大項目。
其亞集團董事長童文其在儀式上介紹到,開發建設300萬千瓦風光電項目,不僅是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要求,也是公司實現綠色轉型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拔覀兤髽I發展主要依靠電能,總的方向肯定要往國家的目標方向走——發展新能源,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立足木壘充足的風光資源,把新能源項目做大做好,力爭實現企業生產能源綠色電力占比50%以上”。
100億20GW光伏切片和組裝業務將落地
7月1日,其亞集團成都總部正式落地四川天府新區總部商務區。早在3月20日,四川天府新區2024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其亞集團董事長童文其便透露,隨著總部落地成都,未來兩三年的時間內,集團將投資100億元,在總部落地20GW光伏切片和組裝業務。隨著在新疆的多晶硅項目順利推進,為集團提供了供應鏈在前端 ,因而選擇把高附加值的光伏切片和組裝項目落地成都,為四川的發展建設助力,也為集團2030年沖刺世界500強的目標奮力前行。
根據其亞集團的官方資訊,其實早在2023年9月,其亞集團董事長童文其展望多晶硅市場趨勢時曾說,“現在才剛剛開始‘結冰’,真正零下幾十度的‘寒冬’還未到來?!?/p>
雖然新能源產業處于轉型周期,但其亞集團仍“逆流”而上,根據分析,其趁周期底部勇于擴產,是因為自身具備原料生產成本和用電成本更低的優勢。其亞集團自有硅粉、煤炭和電力資源。
只要在周期中看清自身的定位,儲存足夠的資金,卡好自己在行業的位置,積蓄足夠的力量,才有機會參與分享新周期釋放的產業紅利。其亞集團的逆周期擴產,正是基于對周期調整的深刻認識。
當前,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加速推進的過程中,其亞集團無疑是一匹實力強勁的“黑馬”,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