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導、晶澳科技主辦的沙戈荒專場論壇暨光伏極限挑戰團「極境尋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啟幕。
繼漠河“極寒攻堅”后,本次活動直接跨越至中國排名第四的沙漠——浩瀚壯麗的騰格里,開展“大漠平沙”。政企領導、權威專家、合作伙伴及行業媒體齊聚于此,共同探討沙漠光伏技術突破和干熱地區項目開發實戰經驗,向世界傳遞“以光治沙、綠能共生”的東方智慧。
聚焦新能源革命戰略高地
晶澳科技光伏與儲能BG總裁祝道誠在開場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光伏裝機已跨越2太瓦里程碑,基于龐大的存量與高增量趨勢,未來光伏新能源勢必要深入以往難以涉足的極端地理氣候環境。圍繞這一前景,晶澳科技聚焦沙漠、深海、極地等重要應用場景展開技術攻堅,收獲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針對沙漠場景,晶澳產品在材料科學與系統工程方面不斷突破,參建了全球諸多標桿項目。期待未來可以與更多合作伙伴進一步開創光伏治沙與生態增益的協同范式。
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致辭表示,數千年來,沙漠都是人類已知最危險的環境之一,在沙漠中應用光伏絕不是容易的事。沙漠地區高紫外、高載荷、強沙塵、大溫差等惡劣的地理氣候條件,對光伏系統的破壞非常明顯。但中國光伏企業始終對此孜孜以求,探索高效解決方案,盡最大可能發揮沙漠光伏的技術、生態與商業價值,晶澳科技正是其中佼佼者。在行業一致努力下,曾被視作“不毛之地”的荒漠,正在成為新能源革命的戰略高地。
破解沙漠光伏應用世界性難題
在本次沙戈荒專場論壇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研究負責人趙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柳本立、龍源新能源設計院項目技術專家、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新能源公司主設田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商 ACWA Power 朱召義及晶澳科技產品部負責人分別帶來了各自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破解沙漠光伏應用的世界性難題。
陶冶談到,當前新能源工作有幾大重點,其中包括積極推進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建設,科學謀劃未來新能源基地布局。與之相對應的,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的相關機制也要不斷細化、完善、落實,目前各地實施細則都在抓緊編制,下一步需要地方結合本地實際,確定不同技術類型對應的機制電量規模、機制電價上下限等政策要素內容。
趙祥對2025年全球光伏需求進行了展望,并對中國、印度、美國、歐洲、巴西五大市場展開重點分析。他表示,隨著光伏持續降本以及應用場景的多樣化,2025 年全球光伏市場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同時,當前行業重點關注組件的綜合發電效益,相較TOPCon,其他技術路線成本始終更高,發展較為緩慢,至少未來三年,TOPCon技術將繼續保持主流地位。
柳本立表示,當下生態光伏的理念受到全球關注,沙漠光伏建設需要考慮發電系統與生態環境的協同,盡可能降低項目建設帶來的地表擾動、植被破壞、車輛碾壓等影響。他指出,目前沙漠電站做生態建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水,節水技術優化是迫切問題,同時防風固沙技術也要不斷嘗試新方案。當前,研究團隊正在開發大規模太陽能、風能系統與生態環境協同設計軟件平臺,包含發電系統與生態環境多方面要素,除了傳統發電收益測算,還可以計算生態經濟效益和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以服務行業內的企業和設計單位。
龍源新能源團隊代表從沙漠光伏電站開發實戰的角度總結了系統方案、土建工程、電氣工程等工作經驗。在光伏治沙方面,龍源新能源團隊遵循“阻沙先行、固沙為主、固阻結合”的設計理念,用碎石沙障層、高立式沙障層和中間草方格沙障層,打造出立體沙障體系,并在草方格沙障層配合植物治沙。經監測,采取此系列措施,結合固沙植物的合理配置,與原始流沙區相比,生態修復后光伏基地內植被蓋度和物種多樣性顯著增加。
田強總結了沙漠氣候與地質條件,以及沙漠項目設計的規程規范和用地政策。他指出,沙漠電站選址要選擇流動沙丘的上風側,避開風蝕沙埋嚴重發育及地面鹽漬化跡象嚴重的地段,并綜合考慮生態治理、水源、交通等條件,規劃選址階段要預留好防風固沙帶;場平和道路應結合沙漠地區的特殊環境進行設計;線路設計路徑宜靠近現有公路,避開流動沙丘區域,同時避免在沙丘頂部設置塔位。
朱召義就海外沙漠光伏項目開發情況做出實戰分享,他表示,中東地區地理氣候條件嚴苛,輻照量相對拉薩、溫度相對三亞、風速相對內蒙,均呈現更高數值,因此系統設計和光伏產品質量皆要更加嚴格。在中東項目實際運營期間,有些問題值得行業注意,一是清洗機器人常見脫軌問題,二是地面反光層易積累風沙降低反光效果,三是不同尺寸組件玻璃有不同破裂形式,尚不知如何管控,期待行業同仁攜手攻克難題,為沙漠光伏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晶澳科技產品部負責人立足組件領域,針對沙漠極端環境,給出了晶澳科技的解決方案。他表示,晶澳科技在組件封裝材料上采用科學BOM配置,集成正背面高耐候雙層鍍膜玻璃、紫外耐候膠膜、新型高耐磨/防積沙邊框及防沙散熱接線盒等,成功構建多層抗侵蝕體系。產品順利通過3倍加嚴LeTID測試、冷熱循環及機械載荷測試,滿足高溫、大溫差、強風沙挑戰。同時,在自由吹沙塵試驗以及17級颶風風洞測試中,晶澳組件皆有良好表現。
挑戰全球首張沙漠組件認證
晶澳科技深耕全場景光伏組件解決方案由來已久,尤其是針對沙漠極端環境,不斷產出重大成果。
2024年,在金磚國家工業創新大賽中,300多家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圍繞“能源電子—光伏+新型儲能”賽道展開角逐,晶澳科技憑借“高性能沙漠組件助力光伏治沙”項目,在所有頭部光伏企業中脫穎而出,取得最好成績,榮獲該賽道二等獎。目前項目已被納入“金磚國家工業創新合作項目庫”,向金磚國家做定向案例展示。
完成此次挑戰后,在本次論壇上,晶澳科技再與TüV萊茵簽訂挑戰書,針對全球首張沙漠光伏組件認證展開挑戰。TüV萊茵圍繞沙漠極端環境的光伏組件應用,設置了全新測試方案,包含多項加嚴測試序列,如溫度循環、高強度紫外輻射、干熱、吹沙和侵蝕磨損、高溫熱斑、綜合測試等。此系列測試相較IEC標準皆有不同倍數級增強。
面對這一系列“魔鬼測試”,晶澳科技以技術自信在行業中率先應戰,此次挑戰結果不僅關乎技術認證,更將重新定義沙漠光伏組件的性能基準,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更具引領性的技術路徑。
不久后,這場認證攻堅戰的最終結果將全面揭曉,敬請拭目以待。
探訪世界最孤獨的郵局
北緯38.5°、東經105°。在沙戈荒專場論壇結束后,由所有嘉賓組成的光伏極限挑戰團以該坐標為目的地,從瑰麗壯闊的淖爾圖湖出發,以徒步的方式,深入騰格里沙漠腹地。坐標之處,存在著一座黃墻綠頂的建筑,那是一座郵局,已有上萬封書信從它寄出。
但那里也僅有一座郵局,因此它被稱為“世界最孤獨的郵局”。而比孤獨更令人失落的,是這座在世界極地守護人間煙火的郵局,因位置極端,從建立起,從未通電,它和工作人員便如此捱過了無數個灼灼烈日和空寂星夜。
直到晶澳科技的到來。
2025年3月,由晶澳科技捐贈的光儲系統成功落地沙漠郵局,該系統選用DeepBlue 4.0 Pro旗艦光伏組件+Bluestar戶用光儲一體機,這套組合無懼高紫外、高載荷、強沙塵、大溫差,始終可以發揮最佳狀態,終結沙漠無電時代。
當光伏極限挑戰團的成員們抵達這座被黃沙環繞的孤島時,郵局旁的光伏板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郵局工作人員輕觸電燈開關的瞬間,暖色的燈光輕輕照亮了桌案上待寄的書信——這是騰格里沙漠腹地的“綠電之光”,也是晶澳科技“以光治沙”理念最溫暖的注腳。
隨著挑戰團成員將寫滿祝福的明信片投入郵筒,這些承載著“光伏治沙”愿景的信件將傳遞至世界各個角落。沙漠郵局的故事,既彰顯了人類能源技術的重大突破,更是生態修復的燦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