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年西雙版納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招標公告發布。因企業發展需要,現決定開展西雙版納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景洪市嘎棟工業園區龍棟大道10號)分布式光伏項目招標工作。公告提到,本次光伏電站的合同執行期限為15年,合同期滿后經雙方同意可延續10年。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碳中和納入國家戰略,各行業紛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探索節能減排、綠色生產的創新模式,力求在這場全球性的綠色變革中搶占先機。
其中,安裝光伏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正逐漸成為眾多行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選擇,其蘊含的多元優勢與廣泛好處正在深刻重塑各行業的發展格局。
近幾年,各大知名企業布局光伏的腳步也逐漸加快,飲品行業也不例外!
娃哈哈
其實,早在10多年前,娃哈哈就將節能減排定為重要發展戰略,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布局,2016年10月,安徽合肥高新區娃哈哈工業園2MW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正式并網,標志著娃哈哈的能源供給結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
截止2024年3月數據顯示,娃哈哈在全國23+省市,包括喬司基地、海寧基地、文成基地等38個生產基地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為111.58MW,總發電面積相當于364個標準足球場,每年可發電9673萬度,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處于同行業前列水平。
蜜雪冰城
“雪王”作為國民度超高的飲品品牌,近年來積極布局光伏項目。
2024年7月,蜜雪冰城旗下三大公司之一的大咖國際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廣西崇左市工廠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成功實現并網發電。據了解,該項目利用工廠屋頂空間安裝了5.57MW的高效雙玻光伏組件,是迄今為止崇左市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電站。
該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后,預計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高達7176噸,年發電量超過570萬度,通過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20年內預計可節省電費超過1800萬元,大幅度降低大咖國際(蜜雪冰城)的運營成本。在節省用電成本的同時,使用光伏綠電還將有效減少工廠生產環節的碳排放,讓其更加綠色、環保。
瑞幸咖啡
2024年4月份,瑞幸咖啡自主投建的第二家全自動智慧型烘焙基地——(江蘇)烘焙基地在蘇州昆山正式投產,該基地建設過程中,瑞幸咖啡引入了1.5萬㎡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年均發電量約350萬KWh,可滿足基地大部分用電需求,也減輕了產品加工對環境的影響。
康師傅
作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的領軍企業,康師傅近年來持續推動自身及食品飲料行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據悉,康師傅旗下飲品事業的廣州、西安和蘇州工廠均采用了光伏發電的方式,每年發電1272萬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相當于約34萬棵大樹一年的碳吸收量;2024年數據顯示康師傅飲品工廠光伏裝機容量達15.5MW。
貴州茅臺
2023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首單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并承諾使用1億度的綠色電力,實現100%的綠色電力覆蓋。這一舉措將直接減少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9.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根據平均每畝樹林可減少1.336噸二氧化碳的減排量計算,這相當于種植了7萬畝的樹林,既優化了企業的能源結構,也積極履行了環保社會責任。
不僅如此,包括星巴克、雀巢、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眾多知名飲品品牌都已早早布局光伏項目,從社會層面而言,這促進了節能減排,大幅提升了茶飲企業的綠色形象。
除了上述行業,其他各行各業安裝光伏同樣好處多多。從經濟角度看,能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在長期運營中節省大量資金,額外余電上網還能創造新收入來源。在環保層面,使用太陽能這一清潔能源發電,能顯著減少碳排放,助力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為全球碳中和貢獻力量,同時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與品牌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能源安全角度,光伏能實現一定程度的能源自給自足,降低因能源價格波動和供應不穩定帶來的風險,保障企業生產運營的穩定性。
眾所周知,目前,各行各業已有相當一部分知名的工商業業主,包括家電行業、汽車行業、餐飲行業、政府大樓、監獄、互聯網行業等早已在工廠或園區裝上了光伏系統。
麥當勞
就在2024年10月,麥當勞中國首家“四零”餐廳在深圳梅沙萬科低調地開業了,餐廳坐落于生物圈三號·大梅沙萬科中心碳中和實驗園區。不同于其他餐廳,這家“四零”餐廳一舉囊括了LEED凈零認證中的全部四項認證——零碳、零能耗、零廢棄物和零水耗。據悉,這家“四零”餐廳全部的用電設備,都是采用園區屋頂的光伏系統供電,能源自給自足,使用平衡;
原來,在生物圈三號園區的頂樓安裝了8000平方米光伏板,部署了400多個智能電表,監控調節園區內各個區域用電情況,降低能耗。目前已實現園區內85%的綠色電力使用,在全部完成改造升級后,園區綠色能源比例將達到100%。
小米
今年的小米SU7發布會上,雷軍向世界展示了小米超級工廠的綠色能源實踐。位于北京亦莊的小米超級工廠,其生產車間頂部全部鋪滿了光伏板,布局了16.2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將發出1640萬度電,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905噸,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54萬棵樹。
小米的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其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創新實踐,也為其汽車生產業務帶來了成本優勢。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小米汽車工廠的光伏電站能夠為工廠提供穩定的綠色電力,降低了對傳統電網的依賴,減少了用電成本。
京東
2024年10月,京東產發與晶科科技合作的101MW 分布式光伏項目首批 24MW成功交付并網運行,預計年發電量超2400萬度,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00噸。
此外,京東物流與華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合作,提供一體化光伏供應鏈倉配服務,助力光伏業務降本增效,合作已覆蓋全國8省9倉。京東還計劃到 2030年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產能生態體系,實現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50%的目標。
京東在光伏領域的布局,不僅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綠色發展目標,更是從供應鏈金融的角度出發,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旗下菜鳥驛站物流園區在全國布局儲備大量土地,屋頂可利用面積達400余萬平方米,這為其發展分布式光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018年,菜鳥廣州增城物流園區屋頂光伏電站并網,年發電量近1千萬度,采用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模式。截至2024年末,菜鳥已在浙江、安徽、四川等省份的10多個園區安裝光伏,裝機量接近100兆瓦。
海爾
最近,海爾老總周云杰憑借個人IP實力“火出圈”。隨之,讓這個家電巨頭也備受關注,海爾集團作為最早進入光伏領域的家電企業之一,2015年發布整套光伏家庭能源系統、2017年成立海爾太陽能公司、2018年海爾日日順樂家與陽光電源在家庭光伏領域達成合作。
2025年,海爾品牌戰略升級,納暉新能源正式更名海爾新能源,逐步推進新能源業務與智能家電擴大融合。
除此之外,通過提供包括戶用閑置屋頂、村集體閑置宅基地、養殖場、漁場或坑塘及農光互補等5大類場景解決方案,海爾新能源,開展了與各地政府的合作,推動光伏進村落戶。截至2023年底,海爾新能源已觸達全國500余縣網絡覆蓋,著力推進整村匯流項目。
綜上所述,在全球積極推進碳中和的當下,各行各業安裝光伏不僅符合時代發展需求,更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明智之舉。無論是從降低成本、提升環保形象,還是保障能源安全等多方面考量,光伏都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與潛力,值得更多企業積極探索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