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岡市去年開工建設的16個光伏發電站今日迎來了竣工驗收,全部并網后,可實現年利潤100余萬元,光伏發電為農村增收脫貧開辟了新的渠道。
光伏發電是一個新興產業扶貧項目,武岡16個光伏發電站分布在鄧元泰、灣頭橋、迎春亭、荊竹、法相巖等鄉鎮街道的貧困村,總功率約1000千瓦,總投資約800萬,于去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今年6月可全部驗收并網。鄧元泰鎮漁塘村副書記劉序貴說,一個月平均起來就有3000多度,全年大概是四萬多度電, 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都是發電的高峰期,像今天這樣的天氣就有300多度電。
利用光伏扶貧既能“立竿見影”,又綠色環保,是創新科技扶貧、做實產業扶貧,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舉措。2016年,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充分肯定了光伏扶貧模式,并就進一步推進光伏扶貧項目落地夯實了政策基礎。今年,武岡市將進一步推廣、擴大光伏發電扶貧規模,有力助推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
光伏發電是一個新興產業扶貧項目,武岡16個光伏發電站分布在鄧元泰、灣頭橋、迎春亭、荊竹、法相巖等鄉鎮街道的貧困村,總功率約1000千瓦,總投資約800萬,于去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今年6月可全部驗收并網。鄧元泰鎮漁塘村副書記劉序貴說,一個月平均起來就有3000多度,全年大概是四萬多度電, 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都是發電的高峰期,像今天這樣的天氣就有300多度電。
利用光伏扶貧既能“立竿見影”,又綠色環保,是創新科技扶貧、做實產業扶貧,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舉措。2016年,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充分肯定了光伏扶貧模式,并就進一步推進光伏扶貧項目落地夯實了政策基礎。今年,武岡市將進一步推廣、擴大光伏發電扶貧規模,有力助推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