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戰中,三亞結合貧困村實際情況實施精準幫扶,育才生態區產業結構單一,傳統的扶貧方式很難改變貧困的現狀,三亞利用區域光照充足的特點,試點光伏發電扶貧,貧困戶不僅用電不花錢,屋頂銀行帶來也開辟了增收新途徑。
育才生態區地處三亞西部山區,位置偏僻,交通閉塞,區里的經濟發展一直比較落后,區內那介村村民董德愿因為患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一家五口人就靠租地費用和救濟款艱難度日。在了解情況后,育才區把他家列入了精準扶貧的對象,除了送來雞鴨鵝苗,幫助他家改善住房條件外,最近,區里又給董德愿一家送去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原來這些工人在董德愿家安裝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設備,它不僅可以發電,而且還可以將電輸送上網,讓董德愿坐在家里就能收錢。
那介村是三亞太陽能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首個試點村,這也是育才生態區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探索發現的一種新型的扶貧方式,安裝一套設備約2萬多元,采取企業與政府共同補貼的形式,下一步將在全區的有條件的貧困戶中推廣,每個貧困戶每年至少獲得3000多元的純收入。
育才生態區地處三亞西部山區,位置偏僻,交通閉塞,區里的經濟發展一直比較落后,區內那介村村民董德愿因為患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一家五口人就靠租地費用和救濟款艱難度日。在了解情況后,育才區把他家列入了精準扶貧的對象,除了送來雞鴨鵝苗,幫助他家改善住房條件外,最近,區里又給董德愿一家送去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原來這些工人在董德愿家安裝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設備,它不僅可以發電,而且還可以將電輸送上網,讓董德愿坐在家里就能收錢。
那介村是三亞太陽能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首個試點村,這也是育才生態區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探索發現的一種新型的扶貧方式,安裝一套設備約2萬多元,采取企業與政府共同補貼的形式,下一步將在全區的有條件的貧困戶中推廣,每個貧困戶每年至少獲得3000多元的純收入。